跨越千里 南海醒狮“舞”进从江校园
南海教育协作干部黎国玉将南海醒狮带到黔东南从江县职业技术学校,助力两地文化交流

■醒狮师傅吕锦欢指导从江职校学生舞狮。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张宝翔摄

珠江时报讯记者黄婷程虹报道6月17日傍晚,暮色四合,黔东南从江县职业技术学校操场热气蒸腾。如雷的鼓点,撞开山谷的寂静,四头“雄狮”在少年们的肩头腾挪跳跃,卷起阵阵劲风。狮头之下,少年们目光灼灼、汗水淋漓——他们在为次日演出作最后训练。这支由佛山南海“送”来、今年四月才扎下根的少年醒狮队,成为大山深处校园里最燃的风景线。
发起人是从江职业技术学校校长黎国玉。2024年8月,这位来自南海的教育协作干部带着一个信念赴任:“教育协作,不止于知识,更要传递精气神。让山里娃尝尝南海文化的滋味!”组建醒狮社团的念头,在他心中萌芽。
今年4月,黎国玉力邀南海醒狮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吴向荣与徒弟吕锦欢,跨越千里,将南派醒狮的精髓带到从江。
操场边,吕锦欢目光如炬,紧锁每一个翻腾的身影。“海兵!马步扎稳,腰力顶上去!”口令穿透鼓点。被点名的少年郭海兵,是一个地道的苗族小伙。去年在广东初见醒狮,那上下翻飞的
金狮、震得心头发麻的鼓点,瞬间点着了他,“轰一下,像有头狮子在心里头醒了!”听说学校要组醒狮队,郭海兵第一个报名。
梦想很燃,现实却硌人。复杂动作与沉重狮头成了横在从江少年面前的“硬骨头”。迎难而上,吕锦欢大胆革新教法——把传统醒狮的步法、腾跃节奏,重新组装成易懂易练的“模块”。队员们热情高涨,进步立竿见影。短短两个月,一支鼓点声中虎虎生风的少年醒狮团雏形初现。
训练间隙,吕锦欢穿梭于队
员之间,手把手细致校正动作,更不忘讲述南海醒狮的精神内核:“醒狮,醒的是人的精气神!眼神要如炬,下盘要生根——醒狮先醒人,强狮先强心!”这铿锵的话语,深深烙印在从江少年们心中。
望着操场上生龙活虎的景象,黎国玉心潮难平。“这不仅是技艺的传授,更是文化的‘化学反应’!我们把佛山醒狮的魂,巧妙‘嫁接’到从江文化的根上,学生们在趣味中玩着学,文化的种子自然就种下了。”
少年每一次奋力托举狮头,每一次精准的腾跃,都沉甸甸地承载着南海与从江携手的深情。狮舞跃动于苗岭千山之间,文化的根脉在少年心中悄然相连。这鼓点与狮影交错的操场,早已不只是传艺的课堂。
少年们托举起的,不仅是狮头的分量,更是两地共同肩负的非遗传承使命与文化交融图景。让人期待的是,这激昂的醒狮鼓点将与侗族大歌悠远的天籁交响,激荡起跨越山海的磅礴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