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5年06月20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三大文化品牌赋能“百千万工程” 南海城乡何以不被“传统”定义?
    • 水经济与夜经济融合 打造文旅新场景

    第A02版:要闻

    • “龙超”如何划出“旺丁又旺财”新航道?

    第A03版:要闻

    • 政府搭台银企握手 破融资之“渴”
    • 跨越千里 南海醒狮“舞”进从江校园
    • 258个节目晒出美育改革成果
    • 送清凉爱心暖城 影厅揭牌团员享优惠
    • 分类信息
    • 佛山市南海公有资产流转服务有限公司公告(物业招租)

    第A04版:南海文学

    • 镀金人生
    • 调整生活的时间轴
    • 从心灵之墙到现实之墙
    • 紫苏配田螺
  • 数字报首页
下一篇

A01:要闻

三大文化品牌赋能“百千万工程” 南海城乡何以不被“传统”定义?

2025年06月20日

扫码看龙超品牌打造之道

扫码看大地艺术节的发展蓝图

三大文化品牌建设目标 ●南海龙超 到2030年,实现“四个一”战略目标: 全区7个镇(街道)实现龙超赛事全覆盖,年均举办龙超赛事超500场次,打造一个全国知名、国际有影响力的文化体育品牌。 开发龙超文创产品超100款,4A级以上景区实现龙超主题体验区全覆盖,构建一个涵盖赛事运营、文创开发、文旅服务的百亿产业集群。 建成3个以上龙超文化传承基地,292个村(社区)实现龙狮队伍全覆盖,推动青少年参与度提升至60%,培育一批非遗传承新生力量。 打造5个龙超重点村,拉动文旅消费年均增长15%以上,形成一套可复制推广的乡村振兴示范南海模式。

●大地艺术节 用6年时间,将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打造成国际知名在地艺术IP、全国人文艺术赋能城乡融合发展标杆、全国文化旅游新地标,推动南海区成为国际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文商旅消费新高地。聚焦大地艺术节在地性、国际化、引领性,与各类景观、公共空间场景融合,打造高品质艺术与地域共生的文化活动标杆。

●墟游记 未来5年,将以“墟游记”模式完成5个以上重点场域的旧改工作,“墟游记”品牌活动覆盖20个旧改项目。 到2030年,将“墟游记”打造成全国知名的乡创品牌,成为激活城乡资源活力、重塑城乡面貌的乡创典范。

大地艺术节让26万平方米闲置空间重获新生;叠滘龙船漂移掀起70亿流量风暴;华晨宇演唱会吸引12万乐迷跨城奔赴南海……这些看似无关的“文化现象”,正以超乎想象的力量重塑南海的城乡肌理。

在南海以头号工程力度推进“百千万工程”两年后,文化赋能让越来越多“想不到”出现在众人眼前。6月19日,南海区委农村工作会议暨三大文化品牌赋能“百千万工程”推进会召开。吹响“三年初见成效”的冲锋号,南海将以三大文化品牌赋能“百千万工程”。

文化赋能,将让南海的城乡焕发出不被“传统”定义的现代活力,也为中国县域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提供一份生动的“南海方案”。

勇立潮头

面对全省各地“百千万工程”百舸争流的发展态势,南海这两年“破局之道”何在?

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的“答案”指向了差异化与特色化。而南海最大的差异化优势,正是深厚的文化底蕴——“文源深、文脉广、文气足”。

会上,砥砺奋进的南海,亮出了实施“头号工程”以来的成绩单。

迎难而上,难中攀高——2024年城乡收入比下降至1.40,远低于全国(2.34)、全省(2.31)、全市(1.61)以及浙江(1.83)等地水平。今年一季度,南海主要指标增速位居全市前列。

开拓进取,文化赋能——各镇街、各村居积极开展探索,“1123”文化工程相继落地、渐次开花,文化成为盘活资源的钥匙、基层善治的纽带、汇聚各界力量的平台。

中心城市,实力更强——六镇入围“2025年镇域经济500强”前50名,已培育51个“亿元村居”。发布环两江先行区南海片区总体建设规划思路,谋划新型城乡社区建设这一重大改革事项。

现场,一批2024年度南海区“百千万工程”表现突出的集体

和个人名单公布,包括10个表现突出区直单位、7个表现突出镇(街道)、16个表现突出村(社区)、29家表现突出集体、37名表现突出个人。

干出精彩

南海,再启新程,再立潮头!加快形成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南海蓝图清晰可见:

全区上下要大力弘扬“敢饮头啖汤”精神,坚持把“百千万工程”、环两江先行区建设作为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总抓手,把“文化赋能”作为南海加速推进“百千万工程”的战略支点。

在“文”字上做文章,发展思路更加清晰——

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方华刚表示,依托三大文化品牌打造特色宣讲阵地,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讲好创新实践故事,提升南海城市形象。

聚力“龙超”品牌引擎。“我们将彻底打破只在传统节庆办赛局限,制作九江冠军赛赛程日历,构建全年20场以上的赛事体系。”九江镇党委书记房钰昕说。

打造“永不落幕的艺术节”。“将持续深耕‘大地艺术节’品牌,让艺术与乡村共同交融,焕发乡建新活力;让艺术与企业相互碰撞,激发产业新动力;让艺术与城市双向奔赴,迸发樵山新魅力。”西樵镇党委书记夏泽鸿说。

“墟游记”激活老旧街区。“打造时尚艺术的产业墟、创新活力的人文墟、共治共享的幸福墟。”大沥镇党委书记罗伟海说。

在“实”字上见成效,发展举措更加有力——

激活文旅。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刘夏远说:“7月启动第三届大地艺术节,新增50个左右艺术项目;办好南海龙超冠军赛等明星赛事,全年超100场次;出台墟游记品牌塑造计划,盘活5万平方米土地及物业资源,至2025年底确保各镇街建成一个标杆项目。”

提升农房风貌。区住建水务局局长边志民说:“全年推动236户农房实现风貌品质提升,聚焦‘水上南海’生态水脉建设沿线等环两江先行区核心片区项目建设。”

打造城市美学新标杆。区城管局局长左家骏说:“年内完成4个示范片区和7条示范路的城市家具提升,塑造文化底蕴与美学

价值兼具的城市地标。”

建设标杆村。2025年南海区计划新增培育30个典型村,大力支持桂城街道今年冲刺千亿镇街,推动亿元村增至58个。

文化作楫,实干为帆,南海这艘航船正乘着“百千万工程”的浩荡东风,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海域中劈波斩浪,驶向活力奔涌、城乡共美的崭新未来。

拼出未来

文化赋能“百千万工程”改变了南海城乡的过去,而未来其不断深化也有着重要意义。

今年是“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之年,是佛山推进广东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一周年,是建设更具人文特质的现代化活力新南海的关键之年。

推进会呼吁,各镇街、村居提升机遇意识,主动参与到三大文化品牌的推广和实践中来,更好承接三大品牌活动的价值转化效应。

各展所长、竞相发展,再出发——

丹灶镇新安社区党委书记黎振棋说:“以龙舟赛事为契机,我们不断完善村里基础设施,高标准建设了12个龙舟基地。”

里水镇沙涌社区党委书记冯棣燊说:“全力打造‘党建+共富’模式,奋力将沙涌建设成集体共富型的百千万工程典型村。”

更进一步、更快一步,再出发——

南海区政府与粤财担保集团、南粤银行佛山分行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南海产业转型升级、“百千万工程”等重点工作提供坚强的金融支持。

在南海区区长王勇眼中,此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南海区与粤财担保集团、南粤银行佛山分行的合作迈入新阶段。

“拿出‘头号势头’,扛起主战场的时代使命”“没有等来的辉煌,只有拼来的精彩”……这是城乡发展的呼唤,这是文化赋能的动力。

力量凝聚,希望升腾。会场内,掌声响起;会场外,豪情满怀。南海正奋力书写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篇章,为“再造一个新佛山”注入强劲的“人文动能”。

南海的实践,值得期待。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戴欢婷梁慧恩黄婷付艳霞柯凌娜黄洁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