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总的下午茶
◎刘晨
五月的广州闷热潮湿,我站在芳村佳浩地产门口,手机被汗浸得发滑。中介英姨的微信像最后通牒:“达哥说了,218万元,今天不定,明天就给别人。现在有个东莞老板出到215万元了,一次性付款。”
我的心猛地一沉。西河花园那套房子,我和妻子看了整整八个月。离女儿妮妮的学校只隔一条街,户型方正,但218万元的价格比我们预算高了12万元。正准备回复,手机突然响起,是个陌生号码。
“是阿震吗?我是程财,上周在亚广公司见过。”对方带着明显的高州口音,“英姨是我邻居,说你为西河花园的房子着急?”
我愣了下,想起确实在亚广公司见过这位做知识产权的老乡。“程总您好,确实遇到点麻烦。”
“达哥我认识五年了,以前帮他厂里办过商标。”程总说得干脆,“要不要见面聊聊?或许我能帮上忙。”
茶餐厅里,程总已经在了。蒸点香气中,他直奔主题:“达哥儿子下个月要去澳洲,学费要一百万。他等钱用,但又好面子,不肯轻易降价。”
“可有别人出价了,”我急切地说,“还是全款。”
“那买家要求高评高贷,达哥担心有风险,一直在犹豫。”程总抿了口茶,“你认不认识明叔?你们单位劳动站退休的那个,他跟达哥是老交情。”
我这才想起明叔确实提起过达哥。“明叔会帮我吗?我们并不熟。”
“这就是难点。”程总直视着我,“明叔最讨厌托关系办事。你得想好怎么开口。”
正当我犹豫时,英姨又发来消息:“东莞老板加到218万元了,达哥让我问你最后一口价。”
我手心渗汗。程总轻轻叩桌:“现在你有两个选择:第一加价竞争,第二通过明叔卖个人情。但后者可能两边不讨好。”
我咬咬牙:“我选第二条路。”
找明叔的过程果然不顺。他一开始很客气,但一听我提到房子,脸色就沉了:“你们年轻人就知道走捷径!我跟达哥的交情不是给你们砍价用的。”
我硬着头皮解释:“明叔,我不是想走捷径。那房子离妮妮学校近,她身体不好,我们想近点好照顾。”我掏出手机给明叔看女儿的照片,“我们看了大半年房,就这套最合适。”
明叔看着照片,脸色稍缓:“罢了,我帮你问问,但不保证成功。”
第二天,明叔提着荔枝去找达哥。两小时后他来电:“达哥同意见面,但那个全款买家给他很大压力。你得做好准备。”
见面时,达哥果然强硬:“215万元,低于这个免谈。全款买家出到218万元,我见你是给明叔面子。”
我想起程总说的渗水问题:“达哥,我知道卫生间有点渗水。这样,您便宜点,维修我自己负责。”
达哥一愣,显然没料到我知情。气氛僵持时,程总来电:“问问达哥,买家是不是东莞厚街的李总?如果是,提醒他李总厂子最近被查封了,全款支付可能有问题。”
我照实转达,达哥脸色顿变。他走到阳台打了个电话,回来后态度软化:“这样吧,212万元,一周内付首付。”
签约后,我包红包谢程总。他推开:“老乡帮老乡,应该的。记住:买房如做人,要懂变通,但也要守底线。信息和人情都重要。”
我看着这个知识产权公司老板,忽然明白了什么:“程总,您怎么知道李总的事?”
他微微一笑:“帮你之前,我查过那套房子的资料,就防着谈判时用得上。要习惯把功课做在前面。”
离开时,程总送我到门口:“过年回高州,一起去吃深薯糕。这么多年了,不知道还是不是那个味道。”
走在雨后的小巷里,我突然觉得,这座城市不再那么陌生。原来无论走到哪里,最打动人的永远是人情味与智慧的交融。
(作者为佛山南海区作家协会会员南海新时代首届作家培训班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