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路的人
◎徐鹏
清晨,每当看到旭日缓缓升起时,我的脑海里总会浮现顾城的那句话:“人要活得是自己,并且干净。”这“干净”二字里,不巴望靠着谁的温度来取暖,也不眼睁睁地等着谁来照亮,就那么自顾自地照亮着。
年少时读苏轼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只觉得这是文人的一种潇洒旷达劲儿。
直到有一回,赶上一个雨夜,我一脚深,一脚浅地踩着积水穿过旧街,路灯的光在水洼里碎成了星星点点,那一刻,我突然懂了那“轻”里头藏着多大的力量:不是生活里没风雨,而是把风雨都当成了脚下的路。不是从来没摔过跤,而是让每一道伤痕都变成能透进光的窗。就好比老树枝桠,越是历经风吹霜打,越能漏下一片片斑驳的阳光,给路过的人送去一片晃晃悠悠的温暖。
生活里的光,常常就藏在那些普普通通的坚持里。街角那家早餐店的老板,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揉面、熬粥、煎蛋,忙得不亦乐乎。他的手因为常年接触冷水,长满了冻疮,可他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他说,看着大家吃得满足,自己就觉得日子有盼头。还有小区门口的修鞋匠,一把小凳子,一个工具箱,在那儿一坐就是一整天。他仔细地修补着每一双鞋子,仿佛在等待和修补着生活的每一个小缺口。他的手艺很好,价格又公道,大家都爱找他。这些平凡的人,就像一颗颗小小的星星,在自己的角落里发着光,照亮周围的一小片天地。
史铁生说:“命定的局限尽可永在,不屈的挑战却不可须臾或缺。”这世上压根就没有天生的强者,不过是有人在黑暗里多摸索了几步。就像失明的人,他们用心眼看到的世界,说不定比咱们这些正常人还透亮,他们把命运的窟窿,活成了能透进光的地方。我曾经在公园里遇到过一位盲人叔叔,他带着导盲犬在公园里散步。虽然他看不见周围的景色,但他能用心感受着微风的吹拂、鸟儿的歌唱。他和我聊天时,脸上总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他说,眼睛看不见了,但心不能瞎,只要心中有光,生活就不会黑暗。他的话,让我深受触动。
邻居家的奶奶,七十岁那年老伴走了,她就开始学用智能手机,给远方的孙子发自己种的青菜照片。社区里的志愿者,腿有残疾,可他总是拄着拐杖帮老人们取快递,他说:“走得慢没啥,能帮到人就行。”他们让我明白,真正的光,不是没有阴影,而是带着阴影还能往前走。
我想起里尔克的话:“有何胜利可言?挺住就是一切。”挺住,可不是硬撑着,而是累了的时候还愿意给陌生人一个微笑,失落的时候还记着给窗台上的花浇浇水。就像向日葵,就算是阴雨天,也会朝着云层后面的太阳微微仰起头。这种向着光的劲头,本身就是在发光。我们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但只要我们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向着光的方向前进,就一定能走出黑暗,迎来光明。
这会儿,晚风从窗棂里钻进来,带着草木的清香。远处的楼里亮起一盏盏灯,每一盏灯下,都有一个努力生活的人。原来这人间的光,不是少数人的热闹,而是无数平凡人,用热爱和坚持,一起点亮星河。就让我成为这星河中的一颗星,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用自己的光,去温暖身边的人,照亮自己,也照亮他人,希望有朝一日照亮世界。
(作者为佛山市青年产业工人作家协会监事长南海新时代首届作家培训班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