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5年09月19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1+2+3+N”破局 南海储能产业加速跃升
    • 南海“抢答”半导体产业发展题
    • 南海七镇街开展紧急疏散掩蔽演练
    • 实地观摩+案例分享推动汽配业数智转型

    第A02版:要闻

    • 多界别代表献策 助力“再造新佛山”
    • 提前3个月投产 创收超千万
    • 梧桐本色新品发布 大沥构建千亿时尚产业高地

    第A03版:南海玩家

    • 锦龙盛会热血开桨 科普研学周末启程
    • 关于交通违法行政处罚告知的公告

    第A04版:南海文学

    • 赶路的人
    • 逐梦文学路
    • 从游手好闲到网约车小哥
    • 程总的下午茶
    • 分类信息
    • 广发银行佛山南海九江支行党支部以实际行动惠农助民
  • 数字报首页
下一篇

A01:要闻

第28届广东省企业家活动日暨广东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大会在南海举行

“1+2+3+N”破局 南海储能产业加速跃升

2025年09月19日

珠江时报讯记者李年智通讯员黄倩雯报道9月18日,第28届广东省企业家活动日暨广东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大会在南海举行。会上,《南海区新型储能产业跃升计划》发布,南海将全力构建“1+2+3+N”产业生态,向“粤港澳大湾区新型储能装备制造核心基地”目标加速迈进。

广东省副省长王胜,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邵红亚,佛山市市长白涛,市委常委、副市长刘杰,南海区区长王勇等出席会议。

近期,新型储能领域政策“暖风”劲吹,发展势能持续攀升。南海此时全力布局储能产业,正是顺应“国家有需求、技术有要求、企业有追求、南海有供求”的四重共鸣之举。

目前,南海已初步构建起“核心部件-储能系统集成-终端应用”的电化学储能完整产业链,在全国率先覆盖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所有场景。技术研发上,仙湖实验室建设“国家能源氢能及氨氢融合新能源技术重点实验室”,联合蒙娜丽莎建成全球首条零碳陶瓷生产线,实现了氢储能关键材料核心技术等重大突破;产业集聚上,成功引进星源材质、瑞浦兰钧等行业龙头企业,并建成运营了宝塘新型储能电站。

此外,南海拥有73万户市场主体,8万余家制造业企业,是南方电网五省首个突破600万千瓦负荷的县区,储能需求规模达8000兆瓦时,市场需求超百亿元。巨大的市场需求为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会上发布了《佛山市南海区新型储能产业跃升计划》。根据计划,2025年~2030年,南海将用六年时间构建“1+2+3+N”的立体化产业格局;培育产值超100亿元的龙头企业1家、超50亿元的企业2家,“四上”企业50家,专精特新企业40家,力争将南海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新型储能装备制造核心基地,为南海电力设备智造千亿产业集群筑牢根基。

在强链补链方面,南海双措并举筑牢产业根基。一方面实施链主带动计划,以区内重点企业为链主,协同上下游企业,通过研发端共建、生产端共营、销售端共享,形成全链条闭环发展;另一方面实施企业跃升计划,通过“扶小、培精、转优、引强”,让每家企业都能在南海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路径。

在市场拓展方面,南海构建“本地-全国-全球”三级网络逐层突破。在本地,通过区内实施三个示范工程,即“技术示范看成果、标准示范立标杆、模式示范促合作”,提升本地产品竞争力和知名度;面向全国,通过技术和品牌建设,打造“南海储能”区域品牌;放眼全球,依托南网国际、佛山电力产业出海联盟和南商出海综合服务基地,扩大海外“朋友圈”。

“南海将努力打造成为储能创新的试验场、企业集聚的向往地、应用示范的标杆区。”南海区发改局局长张家玉表示,为实现这一目标,南海从四大维度构建“护航生态”:强化组织引领,确保政策落地“不打折扣”;构建人才生态,让高端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创新资金融通,让企业融资“不难不贵”;优化土地保障,让项目落地“即来即建”。

﹃1+2+3+N﹄产业生态

1

1个产业智库赋能支撑

佛山环境与能源研究院将充当“产业智库”,为企业提供政策解读、趋势研判、供需对接、市场拓展等全周期服务。

2

2大科研平台攻坚破局

南海新型储能联合实验室将依托南海电力产业柔性研究院,整合高校实验室资源,全力攻克关键技术。

南海新型储能产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将整合资源,打通“研发-中试-产业化”链条,计划推动100项成果落地。

3

3类空间载体(一带一园一基地)承载未来

“一带”即新型储能产业经济带“一园”即九江新型储能先进制造园“一基地”即大沥废旧电池绿色再生基地

N

N个应用场景激活市场

●电源侧方面,到2030年,电源侧储能电站总装机规模力争达到50兆瓦时。

●电网侧方面,到2030年,将规划新建12座220千伏变电站。另外,将在全区七个镇街的电力负荷密集区域谋划布局电网侧储能电站,预计装机规模超4000兆瓦时,带动产业规模60亿元。

●用户侧方面,全区612个工业园区、8万余家制造企业,叠加707所学校、1397家医疗机构需求,储能规模将达3500兆瓦时,可带动50亿元产业规模。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