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南海支行陈妍:
将办公桌“搬”到田间地头 为全域整治项目引金融活水

■陈妍(左六)参加“政银携手促发展党建引领助全域”联合主题党日活动。

■陈妍

2023年12月,一份跟岗学习通知,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南海支行的陈妍送到了南海区全域专班的岗位上。
从熟悉的银行信贷室,投身到全域项目融资跟进的火热一线,这位金融“精兵”迅速转换角色,肩负起为南海“百千万工程”引入政策性金融活水的重任。脚下的“战场”,从精算的报表变成了广阔的城乡沃野。
■知识“融冰” 金融“精兵”巧筑桥
初入专班,面对庞杂的全域整治政策体系和陌生的运作机制,陈妍没有丝毫犹豫。“政策是融资的生命线,不懂政策,寸步难行。”她迅速摆正“求知者”心态,将《南海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政策汇编》等文件视为“作战手册”,逐字逐句研读,系统梳理政策导向、扶持措施、监管要求,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要点与心得。
这份沉甸甸的“政策账本”,很快转化为“实战利器”。在项目融资方案设计的关键环节,陈妍精准解读上级政策精神,巧妙匹配农发行的优势产品,为项目量身定制最优支持方案,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撑。“陈妍不仅带来了资金渠道,更像一位精准的‘融资导航员’,让项目的推进路径更清晰、底气更足。”专班同事评价道。
身份的转变,不仅是知识的更新,更是情感的融入。陈妍视自己为专班“主人翁”,主动参与各项工作。调研筹备,她细致入微;报告撰写,她精益求精;项目攻坚,她分担压力,与同事们并肩作战。工作之余的交流互动,成了她打破隔阂、建立信任的纽带。她更善用每一次会议、每一次交流的机会,不遗余力地向专班同事、镇街干部推介农发行的政策特色、支持范围、资金优势。“知己知彼,才能精准发力。”陈妍说。
多次深入沟通,显著提升了政银协同的效率和质量。“陈妍让我们对政策性金融的认识从模糊走向清晰,项目筛选和合作推进自然更加顺畅高效。”专班负责人对此深有感触。
■深耕沃野 金券破题引“活水”
融资的源头活水在基层。陈妍深知,坐在办公室里都是难题,走下去才能找到办法。于是,她换上轻便的行装,将办公桌“搬”到田间地头、项目现场。短短数月,她的足迹就遍布南海七镇街,累计开展一线调研39次。
在大沥黄岐东秀城中村的改造现场、桂城平南的施工现场、丹灶连片整治的农田旁,陈妍与镇街干部、村集体负责人、项目方促膝长谈,倾听最真实的痛点、最迫切的资金需求。
“只有脚上沾满泥土,心里才有底数。”陈妍坚持常态化联络,像“探矿”一样地毯式摸排。一份份详实的记录,最终汇集成32个具有明确融资需求的项目清单,为后续精准发力指明了方向。
这份源自一线的“需求地图”已经结出丰硕成果:大沥黄岐东秀、桂城平南城中村改造项目及大沥新能源与农业科技项目,在她的积极推动和精准对接下,成功获得农发行高达119.5亿元的授信支持。政策性金融活水汩汩注入南海全域整治的“主战场”,为“百千万工程”的深入实施注入了强劲动能。
然而,陈妍的视野并未止步于传统融资模式。在推动南海全域整治的宏大蓝图中,创新性的“金券”政策被视为盘活资源的关键钥匙。陈妍凭借金融从业者的敏锐和专业,深度参与到这场创新攻坚战中。会议室里,她与同事们反复推敲,激烈辩论,常常为一个条款、一个流程细节讨论至深夜。
“金融工具的生命力在于精准匹配实践需求。”陈妍发挥专业优势,协助团队深入剖析潜在风险,优化操作细则,力求政策设计既具前瞻性又具可操作性。六易其稿的艰辛历程,见证了《金券实施管理暂行办法》从构想到逐步成熟完善的蜕变。
更可贵的是,陈妍深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政策研讨的同时,她已前瞻性地参与金券项目的谋划储备工作。她深入各镇街,挖掘筛选具有潜力的金券备选项目,为政策“靴子”落地备足了优质“弹药”,确保金券政策一旦推出,便能精准滴灌、快速见效。
目前陈妍的跟岗学习已告一段落,留下的是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精准对接32个融资需求项目,推动119.5亿元政策性贷款落地,为大沥、桂城等地的关键项目注入“源头活水”。
金融人的精算与担当,就这样融入了南海土地焕新的脉络里,精准滴灌着每一寸渴望蝶变的沃土。
文/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黄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