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5年08月14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南海蚊媒防控走出“三位一体”新路径

    第A02版:要闻

    • 一通二清三防 冷巷变身整洁空间
    • 将办公桌“搬”到田间地头 为全域整治项目引金融活水
    • 看“奇妙魔法秀”学酷炫魔术技巧
    • p40

    第A03版:镇街

    • 西樵来了群“文化播种人”
    • 八大课程带孩子触摸本土文脉
    • 村民组队 场上拼球场下交心
    • 奖励优秀学生传承“和孝”文化
    • 城市禁燃区内燃用高污染燃料企业被罚2万元

    第A04版:蓝莓荟

    • 从石头到手镯 5步解锁平洲翡翠生产线
    • 做模型学采编 这个夏令营科技感满满
    • 记者带你探访基孔肯雅热病区
    • 幼儿园大班儿童免保教费 落地佛山具体免多少?
    • 1130防蚊灭蚊行动今天你做了吗?
    • 大雨到暴雨 台风“杨柳”今日影响广东
    • 中国平安启动“古树名木健康管理计划”
    • 分类信息
    • p40
  • 数字报首页

A01:要闻

从应急响应到常态治理

南海蚊媒防控走出“三位一体”新路径

2025年08月14日

■村民主动参与爱国卫生运动。

■党员群众一起参加环境清理行动。

■无人机巡航助力快速锁定蚊虫孳生黑点。

■外卖员在送餐的时候科普防蚊知识。

面对基孔肯雅热疫情,一套融合组织动员、科技支撑与社区自治的“三位一体”治理路径在南海有效运行——

三级包干压实责任链条,15.86万名党员干部直插网格末梢,“双吹哨”机制激发全民参与;科技赋能提升防控效能,“空天地”体系用无人机秒级锁定隐患,AI工单驱动“人防+技防”精准闭环;村规民约激活内生动力,从积分激励到费用分摊,清积水从“政府推”变“自觉干”。

这场防控行动表明:应急响应靠力度,常态治理靠制度。这套“党建统领—科技赋能—规则塑魂”的治理组合,为南海探索公共健康守护路径提供了实践样本。

机制护航

三级包干凝聚党群合力

清晨6时,桂城街道夏东社区,党员干部手持长柄勺,仔细翻开墙角杂物,俯身探查每一处可能积水的容器。自7月19日防疫倡议书发出以来,这样细致入微的场景,已在南海各村居持续上演。

截至8月12日,南海区累计发动党员、干部约78.1万人次,防控触角延伸至街头巷尾的每一个角落。

行动的号角在7月19日吹响。区委组织部迅速建立“双吹哨”机制:重点镇街吹哨,区级力量统筹调度;村居吹哨,区镇挂钩部门闻令即动、火速下沉,区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双报到”党员全力支援,形成快速响应链条。

仅仅两天后,7月21日晚,一份紧急通知点燃全区行动——南海区部署开展“直联包干·清巢灭蚊”专项行动。镇街领导班子成员带领驻点直联团队直插村居一线,统筹区、镇、村三级力量包干攻坚。区委组织部同步跟进,将驻点团队履职纳入督导,区管干部表现录入研判信息库,确保责任层层压实。

7月28日清晨,一场规模空前的集结号响起,15.86万名党员干部奔赴各自网格。在里水镇河村社区、共同社区,区委书记顾耀辉与群众并肩作战,仔细清扫绿化带、喷洒药物;桂城街道桂二社区,区长王勇的身影出现在居民楼顶,和居民一起清理天台杂物与积水。紧接着的一周,全区各村(社区)每天组织不少于300人的队伍,对重点区域进行“地毯式”清理,病媒生物密度显著下降。

在此过程中,基层创新随之铺开。西樵镇开展“尖兵夜访”,组建“经济社干部+志愿者+机关尖兵”联动小组,“党员包片、群众参与”清积水;狮山镇培训全镇党员干部,提升入户质量与联防效能;里水镇开展“三天攻坚行动”,书记带头讲“爱家卫生”党课。

各镇街落实“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建立“早碰头、晚复盘”机制,通报问题、调配力量,快速压降布雷图指数。

党员干部的冲锋陷阵是遏制疫情的尖刀力量,而社会群防群控则是持久战的深厚根基。南海区着力将防控转化为群众的“举手之劳”,推动“干部带头干、群众跟着上”的生动局面加速形成。

企业主动担当。九江镇恒通检测捐10万元,丹灶镇安林电子科技支援5万元高压清洗设备,里水镇南海奥帝提供杀虫物资……

群众多元参与。外卖骑手化身“防蚊瞭望员”排查孳生地,“家校社入户小分队”带动家庭清理积水,“创熟”队伍依托熟人网络开展“敲门行动”,各方在党建引领下形成防控合力……

南海用实践有力证明:三级包干拧紧了责任链条,党群合力激活了基层自治潜能,这正是城市构筑公共卫生防线的制度优势所在。当强大的组织力穿透治理末梢,行政执行力与民间自觉同频共振,蚊媒防控的全民防线便拥有了最坚实、最深厚的根基。

科技赋能

构建精准高效防控闭环

与时间赛跑,同病毒较量,这场防疫行动既要全民参与,也离不开科技支撑。南海依托“空天地”一体化基层治理体系,着力打造“全域扫描—智能研判—快速处置”的精准防控闭环。

桂城街道夏西社区高空,搭载4K高清摄像头的无人机展开巡航,居民楼顶积水花盆被清晰捕捉,影像传回“空天地”平台,AI瞬间识别并生成工单,几分钟后精准派发到网格员手中。这是南海科技防控的日常,更是战术创新的生动注脚。

南海打造“空中卫士”队伍,通过无人机巡查、AI识别、数据实时分析,构建全方位动态监测网。“固定机巢自动巡航+应急补飞”模式,弥补了人工巡查耗时、覆盖面有限、有盲区的短板。

据统计,截至8月13日,全区累计派出无人机962架次,投入专业飞手182人次,巡查面积410多平方公里,累计推送线索479条。

各镇街因地制宜,让无人机巡查释放出最大效能。桂城聚焦高层建筑,排查楼顶天台的花盆托盘积水、空调外机存水等;狮山、丹灶深入城中村与老旧小区,探查狭窄巷道、房屋间隙等人工难达区域;大沥对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实施“全域”扫描;西樵、九江围绕农林水域,识别露天闲置容器、低洼积水点;里水针对长期围蔽地块、闲置厂房等“盲区”开展空中侦察……这种精准施策,让科技力量有的放矢。

科技监测之外,高效处置是关键一环。区行政服务中心将涉蚊整治工单纳入最高优先级,确保1小时内派单、1日内办结。

截至8月13日,平台接收相关工单超3500份,全流程跟踪督办,处置效能大幅提升。工单生成后,社区人员“点对点”直击目标,问题往往在几小时内便能闭环解决。针对城中村、建筑工地等顽固卫生黑点,南海采取“空中监测+地面突击”的联动战术。无人机锁定隐蔽孳生地,网格员随即精准清理;人工发现的复杂问题,则通过工单系统实现快速流转、协同处置。“技防”与“人防”深度融合,让卫生黑点无所遁形。

南海的创新,核心不仅在于新技术的应用,更在于治理理念的升级。“空天地”体系与高效工单机制的紧密结合,构建起一条精准识别、快速响应的防控链,为打赢蚊媒传染病阻击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长效治理

村规民约激活社区自治

衡量治理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尺,在于危机时刻凝聚的社群力量,以及将应急之举转化为长效机制的智慧。

在蚊媒疾病防控中,南海深刻认识到,应急突破靠集中力量,常态维护则需制度保障。为此,南海将目光转向社区自治,将蚊媒防控责任写入村规民约,借助规则的力量,推动防控从“应急响应”走向“日常自觉”。

面对疫情,深厚的群众基础是制胜关键。各社区积极探索将防控责任深度融入基层治理肌理,运用规则约束与经济杠杆,有效激发居民内生动力,让每个人成为防控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环。

桂城夏东社区村规民约中,蚊媒防控条款醒目:清理积水等行为与福利挂钩,分级处理,拒不清积水先提醒,再列入观察名单,严重者暂停福利、暂扣住院报销。机制倒逼责任落实,社区积水自查率从不足60%升至95%以上,卫生死角变洁净之地。

狮山朗沙社区“积分制”新颖:积水清理、防控配合等纳入诚信体系,违规扣分影响医疗费二次报销。更值得称道的是费用分摊机制,户外灭蚊设备费用由经联社与经济社各担一半,户内设备三方各担三分之一,48元灭蚊灯村民仅付16元即可获得。制度激励下,村民首批认购灭蚊灯1326支、喷雾剂2631支,形成“人人愿参与、人人能参与”氛围。

大沥沥雄社区健全“强起来、活起来、动起来”机制:强化党组织引领让防控有核心,激活自治活力让防控有动力,推动各方参与让防控有合力。系列举措让“清积水、防蚊虫”成居民习惯。

从夏东的分级处置,到朗沙的积分激励,再到沥雄的机制创新,南海区将蚊媒防控纳入村规民约的自治探索,不仅巩固了来之不易的战果,更开辟出一条基层治理的新路径。

这种将公共事务与居民切身利益紧密相连的做法,为社区自治奠定了坚实基础。当防控成为常态,自觉融入细节,城市的公共卫生防线必将坚不可摧。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黄婷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邓施恩劳显强李福云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