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5年06月09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南海6镇上榜“中国镇域经济500强”
    •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核心在“人”
    • 媒体实践+职业启蒙 解锁多元成长体验
    • 线上线下相结合 培育“数字工匠”
    • 有为水道讲有为 廉洁教育更入心

    第A02版:要闻

    • 制作点心 摘瓜吃瓜 亲子家庭探寻“农”情
    • 机器人跳舞 3D打印醒狮 这场研学游有科技魅力
    • 科技赋能守护“菜篮子”公平
    • 党群共建志愿服务提升环两江“颜值”

    第A03版:镇街

    • 这群老兵把军魂“划”进央视镜头
    • 玩“水上F1” 企业家悟龙舟精神
    • 查摆不足疏通堵点 互学互鉴对标提升
    • 设置三大项目 挖掘数字技能人才
    • 分类信息

    第A04版:教育

    • 玩转无人机 现场数鱼花
    • “力”拔头筹 举重小将上演力量对决
    • 阳台种出亲子情 田间结出劳动果
    • 农行南海桂城支行:金融知识进校园,筑牢青少年防诈“防火墙”
    • p39
  • 数字报首页
下一篇

A03:镇街

这群老兵把军魂“划”进央视镜头

央视《老兵你好》栏目聚焦南海退役军人参与龙船竞渡、传承龙船文化的故事

2025年06月09日

■拍摄现场。

扫码看央视报道

桂城叠滘狭窄蜿蜒的河道上,一艘艘龙船如离弦之箭般在急弯处上演惊心动魄的“漂移”,激起水花与两岸震天的呐喊交织成一片沸腾。

龙船之上,一群退役老兵的身影沉稳如山,臂膀挥动间迸发着令人熟悉的力量——那是被军旅岁月深深烙印过的团结与不屈。这一刻,叠滘龙船的激浪,正与澎湃的军魂同频共振。

日前,中央电视台国防军事频道(CCTV7)《老兵你好》聚焦南海退役军人,将他们积极参与龙船竞渡、传承龙船文化的故事搬上了荧幕。

激昂奋进 军人风采

龙船竞渡,激昂奋进;军魂永驻,薪火相传。桂城叠北社区党委书记庞朝汉正是这条精神纽带的引领者。

庞朝汉于1992年参军入伍,在原武警广东边防总队第七支队的熔炉中淬炼三年,服役期间荣立集体二等功与个人三等功等荣誉,早已将军人特有的严整风骨融入了血脉。1995年退役返乡后,他带着部队锤炼出的惊人耐力和对集体行动近乎本能的默契,成为村头四坊龙船队当之无愧的舵手。

“若非那三年强化的军事训练,我不可能有这般体能和素质。”庞朝汉坦言,龙船上的游刃有余,正是军旅生涯的馈赠——那些在部队中学到的、对动作细节的严苛要求,以及集体协作的能力,都被巧妙移植到龙船训练中。

在庞朝汉的推动下,龙船队的训练方式悄然发生改变:动作的整齐划一、节奏的精准控制、队员间无需言传的配合,都透露出一种军事化训练的底色。这不仅提升了竞速能力,更将整个团队凝聚成如臂使指的整体。

作为社区领头人,庞朝汉还将部队历练出的魄力与责任感倾注于社区的发展蝶变。他带领村民投身“一河两岸”治理与雨污分流,清除淤积多年的黑臭河床,铺上洁净鹅卵石,让岸线重焕生机,让环境蝶变成为龙船文化蓬勃发展的沃土。

昔日“村里自娱自乐”的龙船竞速活动,在他的精心谋划下,被成功打造为“龙船漂移”的闪亮名片。村民闲置房屋被激活为龙船文化体验空间,扒龙船、品龙船饭等项目让游客沉浸其中,龙船文化从竞技符号升华为可感可触的生活方式……

军魂永驻 破浪前行

此次拍摄由南海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牵头,联合南海区委宣传部全程跟进。

桂城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积极响应,通过多种渠道招募退役军人参与其中。当拍摄的召唤抵达,这份深植于退役军人骨子里的“召之即来”的责任感与集体荣誉感,瞬间点燃了他们的热情。20多名桂城退役军人报名,迅速组成“扒仔”队伍加入其中,全程参与后勤保障、龙船训练等环节,狮山、大沥、丹灶、里水等兄弟镇街也积极响应,很快,50多人的退役军人“扒仔”队伍成功集结,充分展现出基层退役军人服务阵地的凝聚力。

陈至乐,这位来自叠滘的退役军人,自21岁大学毕业起便划起了龙船,这次看到拍摄需求,他便第一时间报名。“这就像找到了当兵时和战友一起合力冲刺的感觉,非常开心,非常有意义!”作为参与拍摄的其中一名志愿者,陈至乐感受到那份在部队熔铸的集体荣誉感,在桨声水影中再次熊熊燃烧。

顾伟航,一位土生土长、对龙船怀有“天生热爱”的叠滘人,同样闻讯即动。他报名参与拍摄,不仅源于对家乡龙船的深情,更是为了展示“团结一心、永不褪色”的军人精神。历经十余年龙船生涯的他,深知龙船竞渡与军人精神的内在共鸣:“叠滘龙船精神和军人精神一样,都是永不言败、奋勇向前。”他说,在狭窄河道中驾驭龙船高速过弯的惊险,犹如战场上的临危不惧;那整齐划一、力量贯通的每一桨,正是军人令行禁止、高度协同的完美投射。

桂城退役军人扒龙船亮相央视,是一次文化与精神的精彩碰撞,也是一场传统与现代的深度融合。他们用军人的风采赋予龙船文化新的活力,以龙船为载体让军人精神在民间广泛传播。

“扒龙船很累。”庞朝汉说,“但大家为了集体荣誉,都心甘情愿,觉得值得。”这份朴素而坚定的“值得”,正是军魂在乡土深处的绵长回响。它化为陈至乐眼中志愿者集结时的“合力冲刺感”,化为顾伟航心中那份渴望将叠滘龙船精神“传扬全国”的炽热。

央视镜头捕捉的,是龙船漂移的惊艳瞬间;镜头之外,是庞朝汉那句朴素而滚烫的心声:“虽然脱下军装,但军人的魂永远在。”这军魂,在叠滘狭窄湍急的河道中化作整齐划一的破浪之姿,在每一次奋臂划桨中延续着生命最坚韧的冲锋姿态——那便是无论身处军营还是乡土,中国军人永远向前的精神坐标。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梁棋清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吴金骏通讯员廖昱萍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