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守护“菜篮子”公平

珠江时报讯记者袁夏璐报道作为市民的“菜篮子”、商品供应的主要场所,农贸市场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和公益性,农贸市场的诚信建设对于促进城市发展、展示城市形象、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6月6日,记者走进桂城鸿堤市场,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每个摊位上方醒目的电子显示屏。菜价、营业执照、溯源码等信息一目了然,滚动播放的诚信文明宣传语更是时刻提醒着经营者。
“这就是我们的诚信名片。”鸿堤市场运营方工作人员指着屏幕介绍,“每一个摊位都要公示信息,而且摊位上的每个产品都要明标实价,把选择权和监督权真正交到街坊手中。”屏幕背后,是一整套完整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市民扫码即可对摊主的服务和诚信度进行评价,这些数据被实时收集分析,成为市场管理和评优的重要依据。除了电子屏幕之外,市场运营方还要求摊位上的每一款产品都要明码标价,方便市民看价格,让市民消费得明明白白。市场运营方还会组织商户培训并派发宣传单张,反复强调诚信经营是市场生存的根基。
诚信带来的改变,摊主们感受最深。“我每天都会用心地选品,不好的产品坚决不卖!”在蔬菜区经营了7年的摊主林女士坦言:“我从不短斤缺两,诚信口碑好了,回头客也会越来越多。”
对于周边街坊而言,鸿堤市场的诚信举措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安心。正在买鱼的杜叔熟练地扫描了鱼摊上的溯源码:“你看,养殖场信息、检验报告都出来了,这鱼吃着才踏实。价格透明,也不用费心砍价。”市民王先生则表示:“市场有公秤,随时能复称,商户也不抵触,这种互相尊重信任的感觉很好,所以很乐意来这里买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