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区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内衣行业专题对接会在大沥举行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核心在“人”
珠江时报讯记者黄蕾李年智韩贝特通讯员竹婕许楚蘅报道6月6日,南海区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内衣行业专题对接会在大沥举行。南海区区长王勇带队考察佛山市洛可西西服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洛可西西),政府部门、企业、协会、服务商等代表齐聚一堂,旨在通过精准的供需对接打通创新渠道,激发新质生产力,加速大沥内衣产业转型升级进程。
工人无需费力搬运布料,只需头顶的“吊篮”就能精准获取布料;通过自主研发的3D建模(Style3D)系统,科学、精准地设计出符合客户需求的瑜伽服……走进洛可西西的数字化车间,传统内衣制造的刻板印象被彻底颠覆。
现场,洛可西西总经理陈康彪的分享为行业转型提供了思路。2017年底起,该企业自主研发了ERP、MES、POM等系统。其中,ERP系统能实时盘点原料库存;POM系统担任“企业军师”,为企业实时分析产品销售情况;自主研发3D建模(Style3D)系统,打造企业内部的面料、辅料、成衣款式数据库,让设计师与客户沟通修改设计的时间从原来的数小时乃至几天压缩至几分钟。
对接会上,多家企业的代表还带来精彩的路演,为在场企业代表推动设备自动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提供思路。此外,南海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会进行了数字化政策申报宣讲,对省市数字化政策进行了详细解读。
南海区经促局副局长关志钊表示,转型关键在于“因企施策”。他呼吁企业把握政策窗口期,政府与协会将同步提供资源对接与政策答疑服务,助力企业“找准方向、轻装上阵”。
“传统产业不代表落后产能,通过转型升级可永葆青春活力!”王勇在考察智能车间时指出,产业现代化并非大企业的专属,中小企业同样是现代化产业的主体。他表示,无论是发展新质生产力,还是推进转型升级,转变的重点并非机器,核心在于“人”,在于投资者、管理者、产业工人都应具备创新思维,并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数字化不等于无人化,其本质是对生产要素的精准匹配。
企业经验
投入超2000万转型升级获认定市级数字化车间
为规避传统内衣企业在生产中存在的产业链环节割裂、交易成本高、产能过剩、响应速度慢等问题,洛可西西开启了数字化转型之路。转型五年,企业投入超2000万元自主研发ERP、MES、POM及3D建模系统,将设计师与客户沟通时间从数天压缩至几分钟,智能仓库精准调配原料,柔性生产线实现订单自由流转。
如今,洛可西西已拿下李宁、MOCO、keep等知名品牌订单,搭建起柔性生产模式,其车间也成为大沥镇首个获佛山市认定的数字化车间。员工往电脑的系统里输入订单号,智能仓库的工作人员便可根据需要选择原材料的出库、传送或下仓。而数字化的生产车间就好比地铁换乘站,可以把任何一件货物从任一条生产线调出来,再切换到另一条生产线上。
“我们正与科研机构打造联合实验室,通过传感器捕捉人体运动数据,为产品研发提供科学支撑。下一步,我们还会为产品材料的开发去布局。”洛可西西总经理陈康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