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政协调研特色研学项目
为做强暑期研学经济“把脉”
珠江时报讯记者周钊泷通讯员麦盛彬报道进入暑期,“百万学子游南海”再次火热出圈,在这个夏天迎来井喷之势。7月16日,南海区政协文教体卫和文史委组织专题调研,深入了解区内特色研学项目,为擦亮南海“文武双全”城市名片“把脉问诊”。
当日,委员们走进南海区融进海洋亲子乐园,这个集海洋文化科普、萌宠观赏、互动演绎、儿童素质教育于一体的海洋主题乐园,拥有百余种类课程任意切换,更有冰雪世界玩转整个夏日。
“南海竟有品类如此丰富的海洋馆,这在全市也不多见。”南海区政协委员、区医院管理中心副主任陈焕儒在惊喜之余建议,研学线路可突破文旅范畴,例如结合医院VR技术展示人类胚胎发育过程,拓宽学生知识视野。
“这些场景在南海独具吸引力,能激发孩子们对海洋生物的兴趣,进而主动吸收相关知识。”南海区政协委员、南海实验小学副校长周茵对乐园设置的物理实验课堂表示肯定,同时指出需针对不同学龄段优化实验难度,避免高年级学生“知识吃不饱”。
南海区政协委员、南海实验学校教师谢研然深表认同,认为研学设计必须紧扣学生实际需求,建议企业与学校加强沟通,打造更优质的差异化研学体验。
其后,委员们来到位于梦里水乡艺术河畔的爱琴珍珠文化馆,该文化馆占地超1000平方米,陈列数百件珍珠藏品及贝蚌标本,在这里还可体验亲手开贝采珠,学习珍珠养殖及鉴别知识。
“南海研学线路与本土产业结合,实现了教育与经济的双赢。”南海区政协委员、南海开放大学副校长陈建城建议,企业可借研学开放实习岗位供职校生实训,进一步促进产教融合,赋能区域发展。
南海区政协副主席张志恩表示,暑期是文旅研学市场的黄金档期,学生放假、家庭出游需求旺盛,消费潜力巨大,只有提供高质量、有特色的研学产品,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暑期美好生活的需要,释放南海文旅产业的强劲动能。本次调研形成的委员建议,将为南海区优化研学产品设计、深化产业融合、提升服务品质提供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