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投资1.5亿元的里水湖洲广场商贸综合体项目动工

村社自改新典范 打造商业新地标

来源:珠江时报2025年07月02日    

■项目效果图。

在广佛黄金走廊的腹地,一场由村集体自主发力的蝶变正激荡起高质量发展的春潮。6月30日,里水湖洲广场商贸综合体项目破土动工,这不仅是里水镇沙涌社区湖洲经济社以“村社自改”模式投入1.5亿元撬动的商业新地标,更标志着里水在探索农村集体经济转型、激活“沉睡”资产的征程上迈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

破茧

村社自改打造商业新地标

站在湖洲广场项目工地上,很难想象一年前这里还是低矮瓦顶厂房扎堆、聚集二手不锈钢与废旧五金回收产业的“低散乱”区域。“年租金仅300万元,与广佛交汇的黄金区位极不匹配。”沙涌社区湖洲经济社社长卢志成说。

如今,这片位于沙涌村湖洲地段,南至盐南路,东靠湖洲大道,西面及北面临近高速,占地98.17亩的土地将迎来华丽转身——一座总建筑面积超5万平方米,规划重点发展商业、公园绿地,拟建成集零售商业、餐业等功能的现代商贸综合体将拔地而起。

“这不仅是一个商业项目,更是提升湖洲土地价值、壮大集体收益、惠及全体社员的关键一步!”卢志成说。

作为佛山市第一批老旧工业园区改造项目,湖洲广场商贸综合体项目创新采用“拆除重建+生态焕新”双轨模式。项目第一期商业地块由村集体自行改造,拆除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通过村集体主导的“拆除新建+美化绿化”模式,湖洲经济社与全国连锁百强企业万民商业集团签订合作意向书。项目建成后,年收益预计跃升至1500万元,社员人均年增收约2万元,实现了从“低效包袱”到“富民平台”的质变。

村民叶泳佳对此充满期待:“以前是破旧厂房,收益和土地利用率都很低,改建成新的商业综合体,周边居民多了一个休闲、购物的好去处。期待项目早日建成投用。”

探路

以五种模式破解资金与动力难题

湖洲广场项目的推进,是里水镇全域推进城市更新战略的生动缩影。2024年9月,里水镇创新性发布“五种模式、十大项目、千亩改造”行动计划,以集转国改、国资领改、村社自改、村企联改、企业自改五种模式破解资金与动力难题,向低效土地要发展空间。今年,里水目标明确,提出优化“三生空间”,用好“南海全域+”七种城市更新模式。

当天动工仪式上播放了由南海融媒策划包装的“筑美里亮更新”主题宣传片,全面展示了里水镇“五种模式、十大项目、千亩改造”的阶段性成果。经过稳步推进,十大项目均获得阶段性进展。主体已竣工项目有里水镇国明产业园改造项目,面积约90亩,拟投资4亿元,建设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的工业载体,建成后年产值达2亿元;里水镇派雅工业园区地块改造项目,面积约63亩,拟投资4.7亿元,建设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的工业载体,建成后年产值达2.5亿元……

动工建设中的项目除里水湖洲广场商贸综合体改造项目外,还有里水镇惠而信地块改造项目,面积约18亩,拟投资1.2亿元,建设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的工业载体,建成后年产值达1.3亿元;里水镇竹园屯地块改造项目,面积约32亩,拟投资1.3亿元,建设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的工业载体,建成后年产值达0.5亿元……

通过五种城市更新模式,里水加快推动城市更新项目40个,合计约4900亩。2025年1月到6月,已拆除旧厂房300多亩,已建产业载体超16万平方米,建设投资超6亿元。各项目均在如火如荼推进中,推动里水高质量发展。

里水镇党委副书记杜柏盛介绍,下半年,里水将全线提速“五种模式”,确保建星村“集转国+工改工”项目和三个国有地项目年内供地,力促广禾物流园9月按期动工,全力推进40个城市更新项目,整理土地超4900亩,在全镇掀起“大拆除、大建设、大招商”热潮。

生金

集体资产从“收租型”转向“经营型”

湖洲广场商贸综合体项目的意义远不止于一座商业体的崛起,它更承载着里水镇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的深层考量。动工仪式上,里水明确提出目标:力争用三年时间,到2027年底,实现村、社两级集体资产总额突破100亿元、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亿元,培育打造收入超千万元经济社50个、收入超亿元村(社区)6个,趟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里水路径。

实现这一蓝图的核心,在于创新收益分配与可持续发展机制。卢志成在实践中深谙此道。湖洲项目采用“分六留四”的收益分配模式——将集体收益的60%用于保障社员分红与民生福利,40%提留用于再投资,推动集体资产从“收租型”向“经营型”转变,形成良性循环。

卢志成表示,里水镇推进农村集体经济转型发展“1256”行动指引的出台,为项目改造指明了清晰的发展方向和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

沙涌社区作为里水“亿元村”,湖洲广场商贸综合体项目的示范效应更显珍贵。它证明了通过自主改造、科学运营与合理分配,村集体完全有能力将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实现“集体更强、村民更富、生活更美”的共赢目标。

杜柏盛表示,里水将在“五种模式”的创新路上持续领跑,为南海建设人文经济引领区注入源源不断的“里水力量”。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陈志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