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剿蚊子“犁庭扫穴” 口袋更牢“蚊风丧胆”
瀚蓝环境推动垃圾处理提质增效,为南海区灭蚊行动提供有力支撑

■工作人员对场站进行消杀作业。

■环卫工人在市政公园进行消杀作业。
7月27日清晨5时,桂城街道市政公园保洁员背着16升喷雾器开始首轮消杀作业。当消毒水雾覆盖千灯湖公厕沟渠时,南海区其余99个市政公园的同类作业同步展开。
作为南海区国有控股企业,瀚蓝环境承担区内环卫清扫保洁及生活垃圾终端处置等重要任务。依托在固废处理和污水处理等领域的专业积累,瀚蓝环境通过源头收集清理、转运站统一调度、终端彻底焚烧,形成了全区生活垃圾“源头收集+中端压缩转运+末端处理”全流程闭环处理体系,推动垃圾处理提质增效,为全区灭蚊行动提供有力支撑,充分体现国企担当。
全力追剿
从一纸通知到万处积水剿灭战
7月18日,南海区召开清理蚊媒孳生地攻坚专项行动部署会,宣布开展南海全域爱国卫生运动。此后,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区长王勇分别带队深入各个镇街、村居开展爱国卫生工作督导。南海市民积极响应,“清积水、灭成蚊”,扎实筑牢阻断疫情传播链的首道屏障。
闻令而动,瀚蓝环境同日印发内部文件《关于加强防范基孔肯雅热疫情的通知》,明确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的五大核心领域——症状识别、员工防护、作业现场“灭蚊清源”、物资保障及应急管理。
通知下发当天,瀚蓝环境属下城服事业部快速组建专门团队,重点对桂城街道叠北、夏东等出现病例活动区域及城中村、市政公园等薄弱环节进行重点处理。
梁碧兰是负责叠北社区澳边村的一位环卫工人。每天上午,她都要在澳边村走一遍。“这里有12处闲置地孳生点和23个积水容器,是每天的必查项。”梁碧兰说,不仅如此,环卫工人们还在公园收水井吊挂灭蚊药包,切断蚊虫繁殖链。
不只是叠北社区,这种清源行动已在南海全域铺开。统计数据显示,7月18日至今,瀚蓝环境累计开展卫生死角、公园硬地和绿化带等区域综合整治面积达168万平方米,消除闲置地、绿化带孳生地2151处,各类公园累计消杀面积达265万平方米,并对100处公园收水井投放缓释杀虫剂。
灭蚊行动不仅要清积水,还要防新增。受台风天气影响,近段时间南海降水频繁,蚊虫孳生风险徒增,也加大了灭蚊的压力。“雨后48小时是黄金巡查期。”在叠南社区检查排水井的消杀员李明杰解释,只有及时清理排水口的枯枝落叶、胶袋等垃圾,保持收水口畅通,才能防止造成积水、孳生蚊患,从根本上阻断基孔肯雅热疫情传播。
口袋更牢
及时清运垃圾把好灭蚊末道关卡
梁碧兰、李明杰是瀚蓝环境积极参与灭蚊行动的一个缩影。除了全力追剿蚊子,瀚蓝环境还通过严密的垃圾转运和处理体系,扎紧扎牢阻断疫情传播链的“关键口袋”,确保易孳生蚊虫的各类垃圾被及时清运处理。
在桂城街道垃圾收运点,环卫工人对垃圾投放点、转运车、垃圾桶等环卫设备进行清洗消杀。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在基孔肯雅热防控中具有特殊意义。“每个环卫设备、每袋垃圾都潜在孳生蚊虫。”环卫工人董志标解释道,“我们不仅要求‘日产日清’,更要‘处处消杀’。”
同一时间,桂城生活垃圾转运站值班组长谢备按照工作流程,延长站内的作业时间并增加人手,积极配合前端工作确保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此外,站内作业场所还要进行一天一次的防蚊消杀。
“在南海区政府的专题部署下,区内各垃圾收集点和各镇街垃圾中转点及站场加强了灭蚊消杀工作。”瀚蓝环境相关负责人表示,被密闭转运的垃圾全部运送至瀚蓝南海固废处理环保产业园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数据统计显示,7月12日~18日,全区垃圾中转站日均进站量为5370吨;7月19日~25日,日均进站量为5729吨,比上周每天增加360吨。其中,7月21日起,进站量增长明显。作为对比,今年6月的日均进站量为5196吨,过去一周的均值比6月均值增长10%。
数字背后是南海区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在终端处置环节的具象呈现——千家万户翻盆倒罐清理出的孳生地垃圾在逐步增加,瀚蓝环境及时跟进做好末端处理,全民一心筑牢全区“防蚊墙”。
夜幕下的南海,瀚蓝环境垃圾焚烧厂、水质净化厂仍在有条不紊地运行,环卫工人坚守岗位及时清除公园、公厕等公共空间的积水……瀚蓝环境相关负责人表示,企业将持续配合南海区防控需求,把基孔肯雅热阻击战延伸为守护南海公共卫生安全的长效网络。
文/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周钊泷
(《追剿蚊子“犁庭扫穴” 口袋更牢“蚊风丧胆”》由珠江时报社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 上一篇:党群联动齐攻坚 阻断疫情传播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