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亮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期中成绩单”,部署下半年重点任务
深水区突围 再造发展新空间

从省级试点到常态攻坚,南海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持续深化,正重塑县域发展新格局。
三年来,这片改革热土以“空间革命”撬动全局,累计拆除改造村级工业园近2.6万亩,整备连片产业用地近2.5万亩,供应产业用地超2.3万亩,新增耕地超8000亩,集约农用地超4万亩,交出了一份亮眼的转型答卷。
随着试点收官转入纵深突破,这场变革的系统性意义日益凸显。7月14日,南海召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暨下半年工作推进会,亮出“期中成绩单”,部署下半年重点任务。
实践印证,南海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绝非简单腾挪空间,而是一场驱动产业能级跃升与城市形态重构的系统性革命。
实打实的成绩 勾勒发展空间变革轨迹
土地腾挪间,产业能级在跃升;空间重构中,城市形态在焕新。会议通报了南海全域整治上半年的成绩单,一组组实打实的数据,清晰勾勒出发展空间深刻变革的轨迹。
超1427亩土地完成储备,为未来备足“粮草”;超2897亩产业用地强势供应,化作项目落地生根的“沃土”;连片开发的壮阔图景正加速呈现,20个千亩连片产业社区稳步推进,总面积达5.9万亩;5个千亩现代农业产业园中,4个已完成设施农用地申报,4个农业项目顺利投产,田野间激荡着现代农业的澎湃动能。
生态与生产同步提质,绿色发展底色更浓,超191亩新增耕地完成区级验收或镇街终验,超1123亩正加速施工,守护粮食安全生命线;生态修复完成超416亩,其中“地券”“绿券”项目贡献超110亩,绿水青山的动人画卷持续铺展。
农村集体经济亦焕发蓬勃生机,13个合作项目投入资金超8亿元,村集体出资超2亿元,占比达29.8%,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被充分激活。
亮眼数据的背后,是南海系统性谋划与创新性实践的深度融合,一批行之有效的“南海经验”破土而出——
“点线面”破局,整治新格局成型。从宅基地整治试点破冰,到千亩产业园拔地而起。丹灶试点村借力“建新拆旧”,既圆了村民宜居梦,更为集体产业腾挪出宝贵空间;西樵零散地块整合后引入智能家居项目,碎片土地聚变规模效益,点上突破正有力牵引全域提升。
“工具箱”发力,政策赋能空间重塑。新一轮实施方案、永农调整方案精准对接上级要求,如精密“手术刀”优化空间肌理;耕地保护、集体经济转型等政策组合拳拳拳见效,如狮山高标准农田亩均收益实现倍增;国有存量物业盘活细则更让桂城老旧厂房“涅槃”为科创高地,多家高新技术企业争相入驻。
“指挥棒”引领,高位统筹聚合力。区领导挂帅的11个重点项目专班以“月调度”机制攻坚克难,人大、政协监督与执法力量协同发力,“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推进格局凝聚起无坚不摧的战斗力。
这场深刻的空间革命,南海战法愈发明晰。当每一寸土地都在焕发新生,一个产业更强、城乡更美、活力更足的新南海,正从蓝图加速驶入现实。
聚焦攻坚突破 谋求全域整治新突围
不变则罔,不进则退。步入下半年,南海全域整治如何谋划新方略,实现新突围?
会上,各镇街及职能部门立下军令状,挂图作战——
桂城重点推进土地储备、产业供地,引导村集体深度参与全域项目;
九江以整治为抓手推进“百千万工程”,盘活规划资源,让资源活起来、动起来,服务乡村振兴;
西樵全力推动三大千亩连片项目收储供地,加快新增耕地、生态修复,提速村民公寓建设;
丹灶紧扣环两江先行区建设,以整治重构空间,聚力攻坚空间拓展与用地保障,实施耕地恢复;
狮山全力破解土地整备难题,激活新增耕地动能,聚焦打造综合整治精品示范;
大沥提速土地收储,持续推进复绿复耕,提供全要素保障,力促项目早运营、早投产、早贡献;
里水抓实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治、低效用地盘活,确保释放空间精准投放。
依托整治腾挪的广阔空间,南海未来发展底气更足。南海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岑灼雄表示,整治已进入深水区,全区上下须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纵深推进,着力破解发展瓶颈,推动低端转型,促进产业聚变升级。
会议要求,要围绕生产生活需求,完善产业园区及周边教育、医疗、居住、出行等配套,打造优质产业社区,实现产城人融合。要提前谋划重点清单,主动对接资源,抢抓大项目机遇,明确目标、责任与时限,以扎实行动推动整治与区域发展深度融合、提质增效。
今日南海,整治战场的轰鸣与新兴产业的拔节交响共鸣。这片热土书写的传奇,是传承中的创新,是主动创造的未来。在破与立的辩证中,南海全域整治,永不停息地开拓发展新境界。
南海全域整治期中成绩单 截至6月30日
●全区已完成储备土地1427.4亩
●供应产业用地2897.92亩,其中国有用地2207.55亩,集体用地690.37亩
●连片产业社区建设正在推进20个项目,总面积约5.9万亩
●新增耕地已完成区级验收或镇街终验191.56亩,正在施工1123.69亩
●5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已完成设施农用地申报4个,已投产农业项目4个
●生态修复任务已完成416.61亩,其中地券、绿券110.79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参与项目13个,现已投入资金8.18亿元,村集体出资2.44亿元,占比29.8%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黄婷
(《深水区突围 再造发展新空间》由珠江时报社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 上一篇:万亿南海出海 百亿陆港启航
- 下一篇:提升规范经营意识 擦亮平洲玉器招牌